979

“云间”法庭 “1+4”工作法让庭审不断“线”

2020/3/13

3月9日上午,在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法院(以下简称上海闵行法院)第五法庭内,由院长席建林、商事审判庭庭长陆淳、法官劳玉华组成合议庭,通过在线庭审平台公开开庭审理了一起服务合同纠纷案件。




上午8时50分,法官助理周天娇登录“云间书记员端”,输入会议号,完成了庭前准备工作。9时整,审判长席建林在平台的“法官端”点击“开庭”键,在线庭审系统与庭审录音录像系统同时启动,伴随法槌敲响,庭审正式开始。





















疫情发生以来,上海闵行法院迅速行动,从诉讼便利、庭审规范和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角度出发,大力推行在线诉讼模式,各业务部门结合自身案件特点及实际工作需要,推出“在线调解”“在线庭审”“云端执行”等办理模式,确保疫情防控期间工作节奏不乱、审判主业不怠。

在前期探索的基础上,上海闵行法院总结提炼在线庭审“1+4”工作法,不断优化操作流程,不断提升用户体验感,助力在线庭审便捷化、高效化、规范化。





1张流程图




4点经验




明确思路

“方案”“示范”两发力


疫情以来,上海闵行法院发布《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法院关于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为依法防控疫情提供司法服务和保障的工作方案》,理顺工作机制,加大实施力度。院、庭长积极带头以在线方式办理案件,发挥引领示范作用,自2月5日首次启用在线庭审后,上海闵行法院共计77件案件以在线庭审方式办理,其中由院、庭长参与的在线庭审案件量占全院在线庭审案件数量近三分之一。通过院、庭长示范引领,推动在线办案成为疫情防控期间的常态化机制。




因案制宜

“沟通”“协调”两同步


上海闵行法院对审理中的案件进行全面梳理,一方面充分考虑案件类型、难易程度、轻重缓急等因素;另一方面切实维护当事人合法诉讼权益,尊重当事人对案件办理模式的选择权。对于适宜进行在线庭审、调解的案件,提前征询各方当事人的意见,做好法律释明和技术辅导工作。庭审前与当事人及代理人做好沟通工作;庭审中随时关注是否出现应转为线下开庭方式审理的情形;庭审后及时收集当事人参与在线庭审的意见建议及反馈,梳理总结改进事项,不断优化在线办理的操作流程,提升当事人端的用户体验感。




规范指引

“技术”“应用”两互动


上海闵行法院自开展在线庭审工作以来,技术部门与业务部门不断加强沟通反馈。在线庭审应用前期,技术部门及时发布工作指引及操作指南,各部门第一时间组织线上培训,提前了解相关操作方法。在线庭审实践中,技术部门结合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的操作口径及各业务部门反馈意见,每周更新“在线庭审注意事项”,通过规范性指引,不断降低技术部门与业务部门以及业务部门与当事人之间的沟通成本,提升工作效率。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形成了一套含在线庭审适用范围、庭审准备工作、开庭注意等事项在内,内容全面、指引清晰、简便易行的《在线诉讼操作指南》。




先试先行

“在线”“直播”两探路



上海闵行法院采用在线庭审模式,依法公开开庭审理了沪上首例殴打防疫志愿者涉刑案(拍摄:孙弢)


疫情期间,上海闵行法院受理了备受关注的沪上首例涉疫刑事案件(点击回顾详情:一年六个月!上海首例殴打防疫志愿者涉刑案一审宣判)。为减少疫情期间的人员聚集,同时做好案件审理的宣传工作,上海闵行法院探索“在线直播+在线庭审”的“双在线模式”开展庭审工作,并以法院为中心,沟通对接看守所、检察院、律师事务所等多方平台,摸索出总体方案设计、网上庭审环境搭建、软件设备测试、各路媒体连接、多方视频对话调试等互联网庭审技术保障模式,顺利完成了庭审工作,在线直播共有200余万人次的点击关注,为推进审判工作与信息应用的深度融合做出了新的有益探索。

关注公众号